中国科技部16日在广西南宁发布《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(2025-2027)》(下称《方案》),以此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、产业赋能、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,联合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。
--> |
当天,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,会上发布上述《方案》。
《方案》提出,将推进中国与东盟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研究开发,发挥东盟国家各自优势,合作开发基于本地语言的大模型;在工业制造、农业、医疗、交通、教育等重点领域,打造东盟国家特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;支持东盟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,联合培养服务于东盟国家的人工智能人才。
《方案》还提出,建设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合作网络,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;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共建共享,成立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算力联盟,为东盟各国提供普惠便捷的算力服务;携手开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,共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社区,推动模型开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,缩小全球数字鸿沟。到2027年,将基本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人工智能合作体系,共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。
上述《方案》获得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等东盟多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广泛认同,并在会上表达了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强烈意愿。
当天,会上发布了支撑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的系列项目,包括启动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开源联盟;动力装备、有色金属、智慧水运、糖业、车联网等首批行业垂类模型项目;覆盖交通、农业、医疗等领域的面向东盟“人工智能+”应用合作项目等。
现场还举行了中国—东盟科技合作系列成果签约仪式,合作覆盖6个东盟国家,涉及技术转移、平台共建等领域,为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目前,全国疫情呈现稳定下降态势,但局部地区仍有小幅波动。端午假期如何做好疫情防控...
老挝姑娘乔伊在采茶。老挝36庄园有限公司供图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,是各国人民追...
辽阔大地山川秀美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生机盎然。您听说过北回归沙漠带上的“绿色...
村里搭起了水肥一体化的新大棚;过去滞销的白萝卜变成了经济价值高的水果萝卜和樱桃番...